作为创始人,我有4件事会有所不同 创业的时候有问题就可以了 设计和装备餐厅时要考虑的要点 通过免费的 “从员工到在线企业家” 副本,向财务自由迈进了一步 “捉鬼敢死队” 可以教给您有关开办小型企业的13件事 如何评估您的初创公司-不会出错 创造性破坏: 快速移动并打破事物 7迹象表明,是时候从员工过渡到企业家了 创建赚钱博客的快速指南 创业公司吸引风投的4种方式 5谎言世界告诉企业家如何成功 Bootstrapers的优势: 稀缺性提升创造力 向朋友和家人借钱的硬道理和技巧 如何成为自己的老板并在工作中喝酒 企业家的奥秘: 关于创业的5个常见误区 两名妇女开办学校教人们如何成人 如何在9比5的工作中启动您的创业公司 4种方法来决定你是否应该追求你的创业理念 引导最聪明的方式 在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之前,您必须做的10件事 热情的企业家即使在袜子行业也能找到成功 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系列活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6辞职成为企业家的强大好处 研究: 企业选择自由职业者来逃避医疗费用 您是否有能力使您的承包业务取得成功? 停止抱怨,开始胡搞 在前100天获得动力。否则。 你有专业知识让你的承包业务取得成功吗? 鲨鱼坦克的戴蒙德·约翰 (Daymond John) 说,您必须做的3件事可以帮助您的初创公司生存 两小时销售1817万!江西“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 直播带货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您的公司在启动时可以做的4件事 在您的业务启动前几个月建立炒作的7种方法 你讨厌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安全 购物特许经营时首先要寻找什么 这家公司如何在赚钱的同时有所作为 建立6位数咨询的5个步骤 教练是完美的个人业务的8个原因 党日活动--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 在线课程可能没有您希望的那么有价值 为什么逆戟鲸岛出租车从一个小岛上获得大笔生意 美国各地的社区都在利用企业家精神来推动增长 这是一项6位数的服务业务,您可以以低于100美元的价格开始 企业家应该总是涉足副业。这就是原因。 研究商机时要考虑什么 在为公司聘请公司法律顾问之前,您需要的4个答案 大便! 一个创业故事被释放了。 从员工到所有者转变思维的8种方法 3种类型的体验将帮助你的创业成功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打入视频游戏行业的一切 破解App Store代码的5种方法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7月经济数据前瞻:进出口数据等多项指标复苏 消费增速有望回正

2020-08-12 08:07:19 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7月经济数据前瞻: 多项指标复苏 消费增速有望回正

作者: 祝嫣然

7月份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正在陆续公布,继进出口、通胀、信贷增速之后,工业、消费、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将在8月14日(本周五)发布。

一般而言,7月份是观察和预测中国三季度及下半年的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尤其是我国二季度GDP由负转正之后,7月能否延续这一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印证中国经济是否真正地从疫情冲击中摆脱出来并走向正轨。

从已发布的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进出口数据、信贷数据来看,经济延续稳步复苏的态势。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我国经济在持续恢复,7月份工业增速可能进一步回升,基建、地产投资单月增速仍维持偏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有望转正。

不过,经济稳步复苏依然需要政策加力提效。专家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重点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还需更为紧密和协调,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

出口今年首现两位数增长

2020年8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2.85,连续五个月反弹并创两年来新高,所有经济学家均预计未来一个月我国经济将继续好转。中国银行陈卫东预计,三季度经济将在二季度的基础上延续复苏态势,GDP增长有望超过5%,全年增长2.5%左右。

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走高。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4%,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持续改善。物价水平在结构性波动中保持整体平稳,通胀总体可控,货币政策仍然具有较大空间。

8月11日,央行官网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当月社融数据、信贷规模增量放缓,货币增速出现回调。业内分析,这既与趋势性因素有关,也说明了货币政策精准导向逐渐发力,这不仅有利于对实体经济精准纾困,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9.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月M2增速回落预示着货币政策已从总量宽松转向结构优化。从M1增速上看,本月6.9%的增速创下了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或说明企业资金运用的活跃度提升,经济恢复将持续向好。

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延续稳中有升的走势,连续五个月在临界点以上。

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小幅提高,表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生产端和供给端指标均保持回升态势,表明制造业的恢复、回升是全面的,生产运行循环是畅通和趋向加快的。但从主要指标回升幅度看,总体仍然偏低,表明经济回升的力度还不够强劲。

机构预测,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40%以上,工程机械景气度淡季不淡,市场表现大超预期。作为基建项目投资的先导指标之一,挖掘机产销量明显回暖,预示中国基建投资进一步加快。

从8月7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7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增长10.4%,进口增长1.6%,这延续了6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的良好态势,出口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支撑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有力拉动了外贸的回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8月11日表示,实现今年的新增就业目标,全年经济增长率需要达到4%以上。综合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可以看到,疫情冲击叠加原有的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消费增速有望回正

上月公布的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8%,8月份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预计7月数据将回升至0.34%。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7月当月消费增速有望转正,原因有三:一是国内疫情稳定,各地消费活动重启进程明显加快,旅游、文娱活动等按下“快进键”,消费活跃程度提高;二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左右的汽车销量,7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6.4%,较上月增速大幅提高4.8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将拉动总体消费增速近2个百分点;三是前期宏观政策效力落地实施后,经济修复加快,其效力正逐步显现,刺激消费支出增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也认为,汽车零售止跌回升,零售行业指数显著上升,消费增速有望回正。7月以来零售行业指数显著回升,互联网零售指数持续走高,月均超过了16000点。电子产品、家庭用品、家用电器、建材类指数回升;全国影院开放,7月下旬电影与娱乐业指数出现上涨。综合判断,预计7月份消费仍然同比增速回升到2%左右,今年以来首次回正。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随着国庆黄金周以及中秋节等时间节点临近,我国将迎来下半年消费旺季,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将快速增长。整体看,下半年消费回升的速度将比上半年更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更加明显。

投资方面,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的经济学家们预计,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1.53%,较统计局公布的6月值(-3.1%)上升1.57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制造业投资方面,近期需求改善好于预期,工业企业利润亦明显回升,7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有望继续提高。

除需求侧的消费和投资,供给侧的工业生产增速也将小幅加快。

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当前,虽然经济在持续回升,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8月6日称,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展现。

但也有专家指出,经济内生动力仍然偏弱。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经济还没有摆脱疫情的影响,目前的增长是政策对冲作用下的结果,是来自外部力量作用下的结果,不是来自经济体内部动能的释放。

经济稳步复苏依然需要政策加力提效。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中国经济的爬坡期仍未结束,疫情后外部环境或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在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政策或将更加关注处于主体地位的国内大循环。央行货币政策重心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着力支持实体融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六稳、六保”政策逐渐落实;中期看改革红利,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

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是有底气和条件的。一方面,前期货币政策效力将集中显现,如上半年社融新增20.8万亿元,同比多增6.2万亿元,巨量资金和大量基建项目将拉动投资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下半年财政发力空间充足。为对冲疫情冲击,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空间明显增加。

张立群强调,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前提下,预计中国经济将进入市场需求全面恢复支持下的较快回升轨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