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资产增长支持蓝天利润激增130% FiREapps任命产品管理总经理 ICE Endex完成GasTera储气罐拍卖 华尔街视界和MT Newswires帮助量化发现Alpha Linedata收购Gravitas Valphi推出由DataArt构建的财务分析工具 SkyBridge Capital出售Anthony Scaramucci的多数股权以立即辞职 Lyxor表示,对冲基金在政治和地缘政治压力下具有弹性 RWC全球视野基金预计三年内将获得19%的回报 欧洲重组预计将在2017年达到下一个高峰 DTCC任命总顾问 Energie Steiermark选择Ancoa进行能源贸易监控 使用SPC作为新兴管理器平台 EBS Live Ultra以5ms的间隔提供数据 对冲基金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16年超过32亿美元 光速机构推出主要经纪部门 Bricknode在云中启动完整的经纪系统 使用SPC作为新兴管理器平台 FiREapps任命产品管理总经理 EBS Live Ultra以5ms的间隔提供数据 Linedata收购Gravitas DTCC任命总顾问 欧洲重组预计将在2017年达到下一个高峰 Energie Steiermark选择Ancoa进行能源贸易监控 LME首席执行官退休 FundRock收购基金合作伙伴 国际投资者将通过Euroclear进入智利 Torstone与Unavista合作提供MiFIR报告解决方案 Silverfinch使用PRIIP模板加强数据模型 RJ O'Brien任命伦敦分公司总经理 FundRock收购基金合作伙伴 CRS下的税收报告将于2017年开始 一月份投资者信心下降0.3点 Lyxor表示,制药并购将提高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的收益 哈特拉斯基金会庆祝纪律部队基金成立三周年 巴克莱对冲基金指数在12月上涨1.22% PEGAS推出时差产品 金融服务业在2016年发现高水平的欺诈和风险事件 Castle Hall Alternatives扩展到阿布扎比 MSCI任命证券化产品研究负责人 税务从业人员詹姆斯·R·布朗(James R Brown)重新加入绳索与amp灰色 阿尔格收购Weatherbie Capital 税务从业人员詹姆斯·R·布朗(James R Brown)重新加入绳索与amp灰色 Silverfinch使用PRIIP模板加强数据模型 对冲基金在2016年经过风险调整后胜过股票和债券 EISWallet在退税截止日期之前启动 CFTC任命市场监督部总监 TABB说,衡量对于真正了解流动性成本至关重要 CBOE推出标准普尔500范围保费收入基金 Ramius首席执行官辞职寻求新的职业机会
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国盛策略:全球剧震 A股将率先走出冲击

2020-03-01 16:07:07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国盛策略|大势研判】全球剧震,A股将率先走出冲击

来源:尧望后势

作者:张启尧 胡思雨

回顾:2月2日《冲击是短期的,胜利终将属于乐观者》强调冲击是短期的,指数将走出“黄金坑”。2月4日《洗净铅华,科技再起》明确判断科技是阶段性主线。2月9日《继续强调科技成长是阶段性主线》。2月15日《数据详解再融资新规,哪些板块最受益?》提示科技成长最受益于再融资松绑。2月16日周报《再融资松绑,聚焦券商+科技》继续提示聚焦科技和券商。

展望:全球剧震,A股将率先走出冲击

——海外疫情蔓延引发全球剧震,两点优势将让中国率先走出冲击。近期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美股引领海外急速下跌。而本土新增病例持续减少、本已走出疫情冲击的A股同样受恐慌情绪冲击而下挫。但我们通过参考金融危机后的历史经验(详见报告《借鉴金融危机后:为何中国将率先走出疫情冲击?》),认为当前无需过度担忧,两点优势将让中国及A股率先走出冲击:

1)体制优势下政策的迅速有效应对。面对疫情冲击,国内监管层反应迅速。一方面,立刻自上而下全面防疫控疫。截至当前,国内疫情冲击拐点已现,新增病例大幅下降。反观海外,与国内疫情早已迎来转折、逐步被控制不同,多国在初期应对不力之后当前逐渐进入蔓延、扩散阶段。国内与海外疫情所处阶段不同,对市场的后续影响也将不同。另一方面,国内各项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举措早早出台,明确对实体及资本市场市场的呵护,海外无论反应及应对均较国内明显滞后。

2)A股对政策反应敏感,具备以我为主的韧性。金融危机爆发后,A股市场在政策由紧转松、发力维稳后领先全球4个月即触底反转。本轮疫情冲击下,A股市场面对全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监管的多重呵护同样反应迅速,开年首日大跌之后一次性调整到位随即迎来修复。因此,尽管海外疫情防控不力、全球恐慌蔓延下A股再受冲击,但仍需坚持以我为主,主要矛盾是国内自身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及逆周期调控的持续加码。

综上,无论从体制优势下的疫情防控有效性和政策呵护力度、抑或是A股市场本身的政策敏感性和韧性,均将引领A股率先走出本轮疫情冲击。

——随着疫情对于经济的拖累不断显现,后续宏观政策对冲将进一步加码。疫情已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形成了较大地冲击。2月PMI大幅已回落至35.7,刷新了08年11月38.8的历史最低值。后续随着疫情对于经济的拖累不断显现,降准降息等一系列宏观对冲有望进一步加码,基建链、地产链等板块也将受益。

——系统性风格切换条件尚未具备,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年初以来我们多篇报告、反复强调科技成长主线,上周涨幅过巨+外部冲击下短期虽遭受调整,但其大逻辑大趋势未被破坏:1)首先,增量资金仍将不断涌入。近期偏股基金发行仍在持续放量,后续仍将为市场带来千亿级别增量。其中,科技成长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点方向,成为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助推剂”。2)宽货币环境持续。3)再融资放松周期来临,科技成长最为受益。4)从基本面来看,科技成长同样具备较强支撑和景气优势。

投资策略:地产基建迎阶段性催化,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科技成长:重点关注电新、TMT行业。

——周期核心资产:短期逆周期力度持续加码,地产链、基建链将迎催化。中长期周期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仍将继续。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报告正文

回顾:2月2日《冲击是短期的,胜利终将属于乐观者》强调冲击是短期的,指数将走出“黄金坑”。2月4日《洗净铅华,科技再起》明确判断科技是阶段性主线。2月9日《继续强调科技成长是阶段性主线》。2月15日《数据详解再融资新规,哪些板块最受益?》提示科技成长最受益于再融资松绑。2月16日周报《再融资松绑,聚焦券商+科技》继续提示聚焦科技和券商。

策略展望:全球剧震,A股将率先走出冲击

1、海外疫情蔓延引发全球剧震,两点优势将让中国率先走出冲击。近期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美股引领海外急速下跌。而本土新增病例持续减少、本已走出疫情冲击的A股同样受恐慌情绪冲击而下挫。但我们通过参考金融危机后的历史经验(详见报告《借鉴金融危机后:为何中国将率先走出疫情冲击?》),认为当前无需过度担忧,两点优势将让中国及A股率先走出冲击:

1)体制优势下政策的迅速有效应对。面对疫情冲击,国内监管层反应迅速。一方面,立刻自上而下全面防疫控疫。截至当前,国内疫情冲击拐点已现,新增病例大幅下降。反观海外,与国内疫情早已迎来转折、逐步被控制不同,多国在初期应对不力之后当前逐渐进入蔓延、扩散阶段。国内与海外疫情所处阶段不同,对市场的后续影响也将不同。另一方面,国内各项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举措早早出台,明确对实体及资本市场市场的呵护,海外无论反应及应对均较国内明显滞后。

2)A股对政策反应敏感,具备以我为主的韧性。金融危机爆发后,A股市场在政策由紧转松、发力维稳后领先全球4个月即触底反转。本轮疫情冲击下,A股市场面对全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监管的多重呵护同样反应迅速,开年首日大跌之后一次性调整到位随即迎来修复。因此,尽管海外疫情防控不力、全球恐慌蔓延下A股再受冲击,但仍需坚持以我为主,主要矛盾是国内自身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及逆周期调控的持续加码。

综上,无论从体制优势下的疫情防控有效性和政策呵护力度、抑或是A股市场本身的政策敏感性和韧性,均将引领A股率先走出本轮疫情冲击。

2、随着疫情对于经济的拖累不断显现,后续宏观政策对冲将进一步加码。疫情已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形成了较大地冲击。2月PMI大幅已回落至35.7,刷新了08年11月38.8的历史最低值。后续随着疫情对于经济的拖累不断显现,降准降息等一系列宏观对冲有望进一步加码,基建链、地产链等板块也将受益。

3、系统性风格切换条件尚未具备,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年初以来我们多篇报告、反复强调科技成长主线,上周涨幅过巨+外部冲击下短期虽遭受调整,但其大逻辑大趋势未被破坏:1)首先,增量资金仍将不断涌入。近期偏股基金发行仍在持续放量,后续仍将为市场带来千亿级别增量。其中,科技成长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点方向,成为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助推剂”。2)宽货币环境持续。3)再融资放松周期来临,科技成长最为受益。4)从基本面来看,科技成长同样具备较强支撑和景气优势。

投资策略:

地产基建迎阶段性催化,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科技成长:重点关注电新及TMT行业。

——周期核心资产:短期逆周期力度持续加码,地产链、基建链将迎催化。中长期周期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仍将继续。

科技成长是阶段性主线

疫情冲击,短期市场大幅波动,风险偏好是核心。与本次疫情类似,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的非典高峰期,同样出现了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对于疫情的担忧成为市场主要矛盾。除了医药及部分高景气行业具备明显抗跌性外,大部分板块集中调整。但随着各项应对措施及时落地,从5月中旬开始,非典逐步得到控制并进入到疫情缓和期。此时,风险偏好明显修复,并同样成为引导行情的主线。

因此,随着后续疫情逐步缓和,预计风险偏好将进入修复期。市场将有望走出黄金坑迎来反弹。并且结构或将成为决定超额收益水平的重点。我们认为三重驱动力将引领科技成长率先走出调整:

1)风险偏好驱动:参考03年非典疫情,当疫情缓和市场反弹时,风险偏好是行情主线。而受风险偏好提升影响更大的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成为反弹主力军,涨幅远超大盘。我们认为,随着本次疫情进入缓和期后,风险偏好修复同样将引领科技成长获取显著超额收益。

2)流动性环境驱动:其次,近期监管持续释放暖意,明确对实体及资本市场市场的呵护。流动性充裕之下,科技成长板块也更为受益。近期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密集发声,明确要求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疫情防控时期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从而,对分母端更为敏感的成长股将更为受益宽松的货币环境。

3)景气度驱动:在基本面上,科技成长同样具备较强支撑和景气度优势。从2019年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2019年四季度创业板业绩将大幅反弹,相对主板业绩优势显著。具体来看,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乐视、宁德时代、坚瑞沃能和光线传媒后,四季度业绩增速预计为48.8%,较三季度的7.0%回升41.7个百分点;创业板指四季度业绩增速预计为5.9%,较三季度的-8.4%回升14.4个百分点;创业板权重股(总市值占比前20个股)4季度业绩增速预计为53.4%,较三季度的40.5%回升12.9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的情况来看,截至1月24日披露率大于50%的行业中,最近两期连续改善的行业主要有电源设备、互联网媒体、消费电子、半导体、环保及公用事业等。因此,整体来看,科技成长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向好。

科创板将成为未来重要“主战场”

科创板指数领跑全球主要指数,超额收益显著。截至2020年1月,科创板顺利运行已满7个月,根据科创板已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编制的科创板指数(以流通股本为权重按帕氏指数加权计算编制,其中新上市标的满5个交易日后予以纳入,2019年7月30日为指数基期)对科创板业绩加以跟踪。科创板指数取得显著超额收益,并领跑全球主要指数。截至2020年2月7日收盘,科创板指累计涨幅达到30.47%,同期深成指和沪指累计涨跌幅仅分别为13.78%和-1.93%。对标海外,科创板投资收益也显著优于美股三大股指,同期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区间累计涨跌幅仅分别为17.08%、12.26%和9.36%。

公募目光已经投向科创,国内机构抢筹正在逐步上演。科创板上市首个季度,公募基金目光即开始投向科创板,澜起科技和南微医学在2019Q3就已步入部分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行列,而最新的2019Q4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步入前十大重仓行列的科创板标的已经扩展至19只,而且科创板持仓市值相较三季度已大幅提升,持仓占比自2019Q3的0.09%已经扩大至2019Q4的0.44%。截至2019年底,已有281只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涉及了科创板标的,国内机构对科创板标的的关注度正逐步提升,科创板块的抢筹正在上演。

股权融资大时代,科创板迎来历史性机遇。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动能正逐步由资本驱动向科技驱动倾斜,而科创板正肩负着疏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的历史重任。参照海外经验,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将成为经济转型期的有力支撑,况且我国融资结构长期面临股权融资占比不足5%的局面,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将迎来股权融资的大时代,科创板也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聚焦科技创新,科创板正在快速崛起。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成功上市以来,科创板IPO占比持续攀升。截至2020年2月7日,科创板IPO企业数目占比已突破了50%,科创板正在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增量的“主力军”。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企业集中分布于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和医药生物,前4大行业占比达到78%,而且此类行业的公司IPO也基本集中于科创板,其中医药生物公司IPO自7月22日以来已全部选择登陆科创板,另外3个行业科创板占比也均达到50%以上。未来,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和医药生物等行业的科创新秀有望云集于此,科创板将成为此类行业投资的重要战场。

综上,未来将是股权融资大时代,而科创板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未来科创板的企业数量、权重占比和板块地位均将持续提升。与此同时,科创板将吸引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未来势必将成为A股的“主战场”之一,也将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战略性配置周期核心资产

周期估值体系有待“拨乱反正”,龙头普遍折价。根据我们《新策论》系列报告提出以美日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中优质公司、龙头公司享受估值溢价,当前A股估值体系正在经历“拨乱反正”。消费、科技等行业龙头已逐步从折价走向溢价,而多数周期行业估值“拨乱反正”仍未开始,龙头普遍折价。无论是行业市值前20龙头组合还是行业最大龙头,周期龙头相对行业普遍折价,伴随周期龙头估值体系重塑,未来有望迎来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我们一直强调,机构化、国际化大趋势下,A股正经历的不是简单轮回,而是历史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A股的估值体系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历史脱轨。因此需要我们打破历史估值框架的束缚,横向(国际)估值比较将比纵向(历史)比较更有意义。业绩稳定、高 ROE 行业龙头将持续享受估值溢价。A股消费龙头估值体系率先完成与国际接轨,但与美股相比,A股周期核心资产仍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从 PB-ROE 角度,对比周期龙头估值水平。A股龙头估值相对较低,部分盈利更优,尤其是能源、建材、建筑、地产行业。便于对比,采取 GICS 行业分类。

能源行业:A股龙头估值低,部分盈利更强。中国神华 PB 估值低于美股龙头、且 ROE优势显著;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PB 估值低于美股龙头。

建材行业:A股龙头估值合理,盈利更强。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东方雨虹估值与美股龙头接近,但是 ROE 远高于美股龙头,估值吸引力更强。

建筑行业:A股龙头估值合理,盈利更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估值远低于美股龙头,且 ROE 有优势,估值吸引力更强。

地产行业:A股龙头估值较低,盈利更强。华夏幸福、万科 A、招商蛇口、保利地产估值远低于美股龙头,且 ROE 更高,估值吸引力更强。

电气设备行业:A股龙头匹配度与美股相近。

化工行业:A股龙头估值合理,匹配度与美股近似。A股化工龙头估值与盈利均居于中等水平

机械行业:A股龙头估值低、盈利低,匹配度与美股相近。潍柴动力、三一重工估值较低,但 ROE 也较低。

纸业行业:A股龙头估值低、盈利中等,匹配度更优。山鹰纸业、太阳纸业、晨鸣纸业估值较低,其中山鹰纸业、太阳纸业 ROE 均处于中等水平,估值较美股吸引力更强。

航空&铁路行业:A股龙头估值低、盈利低,匹配度与美股相近。

物流行业:A股龙头估值合理、盈利中等,匹配度与美股相近。

金属、非金属与采矿:大部分 A股龙头估值偏高。宝钢股份估值偏低,盈利与估值匹配更具吸引力。其他龙头估值偏高。

过去几年,部分周期龙头正在经历“周期蓝筹化”,我们已经看到,盈利稳定性成为提升估值的关键。

以海螺水泥为代表,伴随经济波动收敛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其盈利增速波动下降、呈现稳健增长的“蓝筹化”特征。即使 2018 年业绩增速遭受冲击,但 ROE 水平仍维持高位,其估值也率先迎来修复。

而以中国神华为代表的大多周期龙头,估值尚未迎来修复。公司在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领域皆为行业翘楚,具有极强竞争力。受益于“煤电化路港航”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和纵向一体化优势,即使在煤价下行周期中,业绩底部依然明确,19Q3单季净利润创近 6 年新高,抵御风险能力强劲。公司充裕现金流、低估值、高分红,但估值仍处低位。未来类似中国神华的周期龙头也或迎来估值的“拨乱反正”。

而未来伴随经济波动收敛,盈利企稳将推动更多周期股迎来估值提升。一方面,经济企稳、波动收敛下,未来将涌现出更多业绩稳定、现金流稳定的周期个股。另一方面,存量经济下盈利将进一步向龙头集中,周期龙头估值修复空间更大。

后续随着逆周期调控加码生效、企业盈利趋稳,周期股“低估值陷阱”的担忧也将逐步缓释。此前周期估值持续走低、重估乏力,主要由于投资者普遍担心经济下行趋势或带动周期其盈利加速向下,从而陷入“低估值陷阱”。尤其是近期新冠疫情冲击,市场对于经济的担忧再度升温。但我们通过参考金融危机后的历史经验,认为当前无需过度担忧,无论从体制优势下的疫情防控有效性和政策呵护力度、抑或是市场本身的政策敏感性和韧性,均将引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率先走出本轮疫情冲击。后续随着逆周期调控加码生效、经济数据逐渐回暖、企业盈利趋稳,周期股“低估值陷阱”有望逐步解除,至少是阶段性缓解,带动周期股估值修复。

本周市场表现回顾

市场资金面状况

全球主要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