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可以从数字化转型中学到的5件事 战时企业家的生活故事 如何确定您的医疗索赔计费服务的最佳市场 大多数初创公司都知道不会犯的明显错误 (但无论如何还是会犯) 如何找到你有利可图的想法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进入一个你知道的行业 为什么我给我的团队买了100双运动鞋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使用 “事实” 方法来提出正确的想法 30岁前你应该学到的7个商业课程 成功餐饮活动的提示 在为时已晚之前申请商标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成功启动中西部创业的4个技巧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3种策略,使您的产品在走出阴影之前达到最佳状态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3甚至证明荒谬想法的网站都可以成为在线赚钱的人 2使命驱动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之路 赢得商业和生活的3个关键 如果你不想成为企业家也没关系 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创业或发展企业时的14种省钱方法 杰西卡·阿尔芭和莎拉·米歇尔·盖拉的重要创业课程 一方: 建立你的单人公司 创业创业的8条财务提示 企业家必须了解有关Cap表管理的12条规则 在线商务教练的隐患 你的商业计划必须回答的6个问题 辞职或被搞砸了之前必须做的7件事 企业家犯的6个最大的创业错误 为您的创业公司寻找创意员工的4种明智方法 帮助您经营多个企业的4个技巧 当你不能辞职时如何创业 这些标志是您成为企业家的正确时机 自制的成功故事是否说服某些大学没有必要? 每个小企业网站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要素 你应该创办一家公司而不是创办一家初创公司的4个理由 今天赚100美元的50种方法 2个兄弟如何复兴他们家庭的田纳西州威士忌酒厂 建立了150万美元的演讲厅的人的6个成功秘诀 开展业务时需要打电话的5个好处 在将自由职业者转变为代理机构之前要知道的6件事 “Catpreneurs” 在纽约的第一届 “猫营” 研讨会上团结起来 在试镜中被拒绝如何使我开始成为企业家 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 绿色场景: 草坪护理和园林绿化行业的机会 我如何在管理代理机构的同时开始成功的在线业务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南方基金史博:伟大投资往往站在市场对立面

2020-10-05 08:07:48 来源:券商中国

投资小红书——第06期

作为南方基金2000亿权益资产的核心决策者,史博可能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

在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私”的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史博虽已是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权益),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基金经理的情怀。这位拥有22年的投研背景、近16年基金经理实战经验的老江湖,仍矢志不忘的奋斗在投资一线,由史博管理的多只基金,以稳健的收益率和精准的个股捕捉,持续吸引资金的关注。

多只个股捕捉的经典案例折射出,定力和眼光是史博区别于基金业其他选手的最大特点。不同的基金经理即便在五倍、十倍牛股的开始,同期重仓买入,但最终的收益率也将千差万别。

史博认为,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地沾沾自喜于短期波段上的成功,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最终可能有五倍、十倍甚至百倍收益,但其中都伴随着巨大的煎熬。如果得意于取得30%、50%的波段收益,可能会错过三五倍的长期收益。聪明的投资者不仅能够忍耐因风格切换带来的股价滞涨或调整,也要善于在上市公司短期业绩不佳时,发现其潜在的向好态势。

在2020年A股市场行情渐入复杂的阶段,如何在信息繁乱的市场中适应市场而不被市场左右?如何在市场错杀甚至套牢时忍受孤独的煎熬?如何在跌宕起伏的A股行情中看清未来的方向?券商中国记者就此专访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权益) 史博,整理十二问十二答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单纯追求股票弹性难有持续性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的市场各种机会都有,不同的配置策略,弹性也不一样,您对持仓的弹性怎么看?会在这波市场里面追求弹性吗?

史博:做投资不会单纯追求弹性。弹性的字面意思是市场好的时候向上涨得多,市场差的时候向下也会跌得多。追求弹性,是揣摩市场其他投资者的短期偏好,博弈成分较浓。

追求弹性也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投资者可以预测市场,预测板块股价走势,否则在市场向下时追求弹性,是放大亏损。笃定市场单边上涨,通过追求弹性来追求好的投资业绩并不现实。更何况,市场节奏不断变换,过去弹性大的股票,不见得未来弹性依旧。

我更倾向于寻找价格合理甚至大幅低估、寻找基本面趋势的拐点和持续性,这些是能真正带来超额收益的因子。这些因子有望穿越牛熊,产生持续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是所有投资人应该极力追求的,是创造长期业绩的法宝。

券商中国记者:关注一家上市公司,您最看重的有几点?有瑕疵但股价便宜的公司,和市场公认较好但比较贵的公司,您在投资上怎么取舍?

史博:关注一家公司,主要关注行业格局、公司质地、公司治理结构、社会责任以及估值高低。行业格局和公司质地好,而价格合理甚至是低估的,是好的投资标的。

现实中往往不能两全其美,如果好公司较贵,或者便宜公司略有瑕疵,都会影响预期收益率。在个股选择上,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清晰界限,最终还是回归到预期收益率的比较。需要承认,这个比较不是精确的科学,有主观的艺术成分。在组合构建上,优先考虑质优价低的公司,其次在质优和价低之间略做平衡,有助于降低组合的波动性,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过于重视估值又贵、市场评价又高的公司,容易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券商中国记者:您的基金持仓相对比较分散,有几只基金的十大股票持仓低于60%,这样的持仓策略会不会在趋势性行情里面吃亏?

史博:很难有一种组合策略可以在不同市场行情都占据优势。如果使用集中持仓策略,若市场环境恰好契合持仓,那么组合的弹性会很强;反之则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显然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集中持仓几乎一定意味着组合的波动性较大。个人认为主动管理除了获取长期回报以外,控制中短期的极端风险同等重要。集中持仓有助于阶段性获取极致的业绩表现,但分散持仓有助于平衡长期收益和短期波动。

如何在深套时不被洗出去?

券商中国记者:什么样的公司您才会下重手,比如买七八个点以上的,下重手的公司通常是基于巨大的股价空间,还是基于比较相对确定的收益?

史博:能够下重手的公司,肯定会同时考虑赔率(股价空间)和胜率(确定性)。不过个人认为,在主动权益投资中,赔率比胜率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因为拉长时间看,选择质地优秀的公司,胜率站在长期投资者一方。找到有吸引力的赔率往往需要对行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或者是经历足够的历练之后对常识有坚定的信仰,这些洞见可能带来伟大的投资机会。短期胜率不可测,长期而言,优质资产的胜率又几乎是确定的。当然,虽然股价空间更重要,也不能不考虑收益兑现的可能性。专业投资者要敢于承担风险,但不能盲目承担风险。

券商中国记者:很多人可能都会买股票,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在选择卖出兑现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到哪些因素?一只重仓股通常会持有多久?

史博:股票的时间价值意味着其长期趋势是向上的。因此卖出行为可以认为是一个逆向交易,而逆向交易都是困难的。

逆向交易的触发主要有两种可能性:(1)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2)完美契合自己的投资逻辑。这两个条件用到股票卖出上来,要么就是股价严重高估(或者是有更好的替代标的),要么是自己买入的投资逻辑已经完美兑现。这是单纯从个股角度考虑卖出。除此之外,基金经理进行组合管理是会从组合特征、整体风险与预期收益等角度来决定个股配置方向和比例。因此,基金经理在调整组合特征时也会有卖出行为,这时的卖出决策不是简单对个股进行判断。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您在2017年三季度重仓买入一只半导体股票,起起伏伏波动很大,很多基金经理受不了就提前割肉,或只赚了一点波段收益就及时走人了,为什么您能拿到2019年三季度赚了好几倍?像这样的股票,被股价套住的时候有没有压力?

史博:先说压力,如果说股价套住投资经理都没有压力的话,大概率是假话,否则投资经理就不会是公认压力山大的职业了。但回顾之前的投资经历,反而是压力带来了更多的收获和成长。前面我们谈到了赔率问题(股价空间),投资经理发掘出赔率大的投资机会,意味着投资经理认为市场大众对这个公司的认知有巨大的偏差。

因此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都意味着需要阶段性站在市场的对立面,这种情况下被套是常态。作为专业投资者,有时候要有主动被套的勇气。因为当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有信心时,要敢于逆势而动、逆流而上,这是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能扛住被套的压力,需要在反复拷打自己的投资逻辑之后,还能对相关产业和公司有坚定信仰。我想这大概就是你说的这个投资案例的过程。

传统和新兴的机会各在哪里?

券商中国记者:现在很多人都关注新兴行业,而传统行业愈受冷落。您是怎么看待传统行业,有什么机会和逻辑吗?

史博:传统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机会是周期性视角,过去投资者对传统行业的未来极度悲观,于是在股票的估值水平上给与了非常极端的定价。随着经济修复和市场转暖,悲观预期会被扭转,部分公司的盈利也会得到改善,因此传统行业会有补涨和修复的投资机会。

第二种是,部分优秀的传统行业公司在行业面临困境时,通过产业链整合、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提升等途径,让自身实现超越行业的增长。这些公司在过去行业景气度不高时受到的关注较少,伴随经济修复下行业景气度回升,同时疫情后全球产业链的重塑,该类公司将会迎来价值的重估。

我们会更看重第二种类型的投资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最近很多基金经理都配置了港股仓位,有不少都接近40%,您也配了港股,但仓位都低于20%,是有意控制吗?您是怎么看待港股策略的,港股的主要机会在哪里?

史博:过去两年,港股在微观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是上市标的层面,越来越多的内地新经济公司在港股上市,或者是从美国回归港股;另一方面是南下资金大规模进入港股市场,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4600亿,而北向的净流入只有1200亿。

港股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地的优质新经济公司,以消费和科技为主;另一方面是极低估值的蓝筹股,分红回报达到4%以上。前者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后者可能一些长期的配置型资金会更有兴趣。我不会刻意控制港股的仓位,取决于是否找到足够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券商中国记者:您在几年前曾经说过,只是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的不是典型的科技公司,技术创新的才是硬核科技。您现在是怎么看待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公司的?在投资策略上有什么倾向?

史博:现在仍然坚持之前的观点,就是我们不能只做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需要硬件制造上、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在投资策略上我也是更倾向于硬核科技的公司,因为研发投入、科技投入本质上是塑造自己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些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的公司,看到他的竞争优势能落实到财务报表上,能看到企业治理、企业股权文化非常优秀,这样的企业自然会进入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之内。

真正的硬核科技也需要不断检测、检查,跟踪行业趋势,通过上下游行业专家的访谈,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相反,对于一些喜欢蹭热度、跟风的公司,我们要保持警惕。

回报率决定高估值股票是否调出

券商中国记者:市场调整的时候,如何控制组合的回撤?是靠减仓还是靠组合本身的平衡?

史博:大部分的市场调整风险很难事前预测,只有整体估值极度偏高而基本面趋势又非常不利时,才能大概率感知回撤风险,因此,平时注重调结构,多通过减仓估值透支的标的,加仓预期回报率更高的标的来实现控制回撤的目的。

但是在估值严重高估泡沫化的阶段,无论是整体市场,还是结构性的行业,都应该坚决予以低配、降仓,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树高可及天”,“这次不一样,值得泡沫化估值”都会被市场无情的予以纠正。

券商中国记者:最近A股的军工股被市场关注的比较多,但军工股的特点是不太透明,似乎也不太适合调研?而且军工股下游客户比较单一,比较依赖大客户,您是怎么看待军工股的投资的?

史博:军工股的投资可以自上而下思考多一些,然后自下而上部分验证。比如新闻上就能看到一些新型装备的实验和建造,如此,相关产业的研制和配套也就是自然的趋势了,以此为线索,再去探讨相关装备公司的投资就是有的放矢。

从行业层面看,我们的军工行业明显需要自主研发,需要跟上全球先进对手,甚至需要局部实现领先,这是今年该行业投资景气的较大催化剂。最后,从上市公司的订单数据中,也可以研判军工行业的景气度。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市场大涨,许多股票都被买上去了,下一阶段的市场收益会来自哪里?是什么样的逻辑?另外,好股票、好公司如果短期涨多了,会在年底调出去或兑现一些吗?

史博:再好的公司也应有合理的价格,如果估值太高的确会降低其未来的投资收益率。我会根据潜在回报率来决定是否减持或调出部分好股票好公司,而不仅仅根据涨得很多,或者表面估值很贵就轻易调出,如果公司前程远大,值得很高的估值,尚未透支其潜在回报率,则仍会坚定持有。

未来的行情会扩散,部分高估值的公司会证伪基本面趋势,市场给的高估值可能是不合理的,则它们会面临戴维斯双杀的巨大压力。

另外,部分短期看起来有些瑕疵或者市场空间看起来并不大,但实际景气持续不断,开始兑现为扎实业绩的公司,可能会得到市场的重新认识和认可,估值略有提升而业绩又能保持小幅增长,则潜在回报率也会很有吸引力。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稳抓股市回调良机!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