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可以从数字化转型中学到的5件事 战时企业家的生活故事 如何确定您的医疗索赔计费服务的最佳市场 大多数初创公司都知道不会犯的明显错误 (但无论如何还是会犯) 如何找到你有利可图的想法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进入一个你知道的行业 为什么我给我的团队买了100双运动鞋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使用 “事实” 方法来提出正确的想法 30岁前你应该学到的7个商业课程 成功餐饮活动的提示 在为时已晚之前申请商标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成功启动中西部创业的4个技巧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3种策略,使您的产品在走出阴影之前达到最佳状态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3甚至证明荒谬想法的网站都可以成为在线赚钱的人 2使命驱动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之路 赢得商业和生活的3个关键 如果你不想成为企业家也没关系 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创业或发展企业时的14种省钱方法 杰西卡·阿尔芭和莎拉·米歇尔·盖拉的重要创业课程 一方: 建立你的单人公司 创业创业的8条财务提示 企业家必须了解有关Cap表管理的12条规则 在线商务教练的隐患 你的商业计划必须回答的6个问题 辞职或被搞砸了之前必须做的7件事 企业家犯的6个最大的创业错误 为您的创业公司寻找创意员工的4种明智方法 帮助您经营多个企业的4个技巧 当你不能辞职时如何创业 这些标志是您成为企业家的正确时机 自制的成功故事是否说服某些大学没有必要? 每个小企业网站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要素 你应该创办一家公司而不是创办一家初创公司的4个理由 今天赚100美元的50种方法 2个兄弟如何复兴他们家庭的田纳西州威士忌酒厂 建立了150万美元的演讲厅的人的6个成功秘诀 开展业务时需要打电话的5个好处 在将自由职业者转变为代理机构之前要知道的6件事 “Catpreneurs” 在纽约的第一届 “猫营” 研讨会上团结起来 在试镜中被拒绝如何使我开始成为企业家 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 绿色场景: 草坪护理和园林绿化行业的机会 我如何在管理代理机构的同时开始成功的在线业务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产业向何处去

2020-11-04 09:34:00 来源:科技日报

《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产业向何处去

刚刚落幕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流浪地球》热度延续。这部上映于2019年年初、票房高达46.88亿元的科幻电影横空出世般,把中国科幻产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会期间发布的《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科幻阅读市场总值、周边产品市场总值等均有大幅增长,全都不同程度得益于《流浪地球》的热映。

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流浪地球》托举起的科幻热潮渐渐沉寂,科幻产业暂时没有新的爆点。所有人都在关心,《流浪地球》的辉煌可超越吗?中国科幻产业的前路又在哪里?

让科技创新激发科幻想象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机接口、深空探测……科技突飞猛进,科幻与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种担忧随之而来:科幻作家写得已经不科幻了,因为科学已经做到了。

“技术对科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科幻作家凌晨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等,20世纪中期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小说提供了大量素材。但她同时强调:“科幻作者不怕科技超前。科技迅速进展,新的理论发现层出不穷,科幻的疆域永无尽头。”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看来,科幻作家确实需要“跨界”,去了解科学进展、前沿技术、前沿难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但在追逐技术之外,科幻作者也需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去思考科幻的核心和要义,思考科幻安身立命之处。”严锋说,科技创新“快进”对于科幻作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会激发科幻作者的灵感、想象和创新;另一方面,其也不免给科幻作者带来危机感,面对“更科幻”的技术发展,科幻作者要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满足今天读者的期待。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从小就是电影迷,他建议,影视创作者若有机会,要走到科考一线、科研一线,去看看那些能激发创作灵感、增长科学认知、体会科学精神的场景、人物、发现。

养成中国的“科幻语境”

新科幻出东方,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后《流浪地球》时代中国科幻的厚望。

“《三体》和《流浪地球》的高度短期内很难超越,但不代表未来超越不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李凌己认为,“如果中国元素能够更好地融入科幻创作、极致想象,未来出现影响世界的作品还是可以预期的。”

“从题材、风格、流派来看,我们期待一种中国科幻。”严锋说,不停留在模仿跟随,确立“中国科幻”的价值和独创性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参与第二届科幻影视创投会终审路演后,严锋感触很深:“我注意到好多家庭人伦、亲缘关系题材,比如失独家庭如何被AI(人工智能)陪伴。这类中国文学传统映射到科幻创作中,和技术结合了起来。”

在他看来,循着中国科学创新、技术哲学、社会心理等的路径,中国科幻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坦言,在科幻作品内容方面,我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大的差异,同样关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科技等新变化,“但我们需要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能够表现出不同的作品,这才是科幻创新的本质”。

电影导演、编剧郭帆强调,中国的科幻土壤还有待更多的硬核科幻作品来培育,养成中国的“科幻语境”,“形成良好生态之后,科幻才会繁荣”。

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研究基地主任王晋康表示,科幻与国家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呈很强的正相关性,只有社会达到足够的发展水平,有了足够丰厚的科技土壤,才会带来足够多的科幻读者和科幻作家,形成科幻的高潮。近年中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照此趋势,“世界科幻中心、副中心向中国转移是必然的”。

把科影融合落到实处

7月23日,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科幻电影事业发展颁布的指导性文件,简称“科幻十条”,为科幻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本届大会上,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以下简称科影融合办公室)、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相继揭牌,相关部门联手加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的科学把关,促进科学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大科幻科普电影资源共享,丰富片源供给,推动“科幻十条”落地实施。

各方纷纷对此建言献策。王晋康话说得实在:科学家会担心,自己作为科学顾问的影视作品最后出现一些被非议的科学硬伤,科影融合办公室应该针对此类情况建立对科学家的保护机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直言,有关部门应该解决让科学家参与影视创作“名正言顺”的问题。

结合自身制片过程中多次与科学顾问打交道的经历,编剧、制片人张小北建议,在科学界和影视界之间,应该有能听懂两界语言的一群人作为缓冲,科影融合办公室应该建立两界交流的高效快捷的模式。南派泛娱CEO叶方仓提出,不只科幻电影有科学顾问需求,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同样有,科学真实性能让剧情更加可信、更有代入感,希望科影融合办公室可以兼顾。

“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这样的交流机制:用科学真实性帮影视创作者把故事讲得更可信,让他们得以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前沿的科学上展开想象和艺术创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说。

(记者 崔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