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可以从数字化转型中学到的5件事 战时企业家的生活故事 如何确定您的医疗索赔计费服务的最佳市场 大多数初创公司都知道不会犯的明显错误 (但无论如何还是会犯) 如何找到你有利可图的想法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进入一个你知道的行业 为什么我给我的团队买了100双运动鞋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使用 “事实” 方法来提出正确的想法 30岁前你应该学到的7个商业课程 成功餐饮活动的提示 在为时已晚之前申请商标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成功启动中西部创业的4个技巧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3种策略,使您的产品在走出阴影之前达到最佳状态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3甚至证明荒谬想法的网站都可以成为在线赚钱的人 2使命驱动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之路 赢得商业和生活的3个关键 如果你不想成为企业家也没关系 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创业或发展企业时的14种省钱方法 杰西卡·阿尔芭和莎拉·米歇尔·盖拉的重要创业课程 一方: 建立你的单人公司 创业创业的8条财务提示 企业家必须了解有关Cap表管理的12条规则 在线商务教练的隐患 你的商业计划必须回答的6个问题 辞职或被搞砸了之前必须做的7件事 企业家犯的6个最大的创业错误 为您的创业公司寻找创意员工的4种明智方法 帮助您经营多个企业的4个技巧 当你不能辞职时如何创业 这些标志是您成为企业家的正确时机 自制的成功故事是否说服某些大学没有必要? 每个小企业网站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要素 你应该创办一家公司而不是创办一家初创公司的4个理由 今天赚100美元的50种方法 2个兄弟如何复兴他们家庭的田纳西州威士忌酒厂 建立了150万美元的演讲厅的人的6个成功秘诀 开展业务时需要打电话的5个好处 在将自由职业者转变为代理机构之前要知道的6件事 “Catpreneurs” 在纽约的第一届 “猫营” 研讨会上团结起来 在试镜中被拒绝如何使我开始成为企业家 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 绿色场景: 草坪护理和园林绿化行业的机会 我如何在管理代理机构的同时开始成功的在线业务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国盛策略:不必担心港股虹吸A股 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

2021-01-25 08:08:05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尧望后势

【国盛策略张启尧】港股会虹吸A股吗?

核心观点

回顾:2020年6月中期策略全市场唯一一家明确看好创业板并做出3000点判断。2020年11月月报明确看好年底至2021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级别将大超预期。12月底明确强调,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

展望:增量市场下,不能用存量思维看问题

1、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我们2020年10月底首提跨年行情,且级别将大超预期。港股年度策略判断,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至今,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创业板也提前突破我们在中期策略中提出的3000点目标。基金更录得15%左右的平均收益。同时,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港股市场领涨全球,恒指涨超10%,我们重点看好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涨超25%。

2、不必担心港股虹吸A股,当前已是增量市场,不能用存量博弈思维看问题。近期,南下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2021新年以来至今15个交易日内,仅港股通渠道已累计净流入超2300亿港元。在引领港股加速进入“明明白白”牛市的同时,却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于国内资金大规模南下,并对A股资金形成虹吸的担忧。但我们认为南下资金并不会造成A股流动性紧张,核心在于当前已是增量市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存量博弈。南下资金规模突然“膨胀”,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加速发行:2019年以来,我们便反复强调股市的微观流动性比宏观流动性更重要。其中,公募基金更已经成为股市流动性的最主要来源。2020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的快速发行,其配置港股的比例也在逐季提升。2021新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进一步加速,至今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已达3418.9亿。在1月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已创下单月发行规模历史新高。在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推动下,南下资金引领了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而A股市场也同样受益跨年行情再创新高。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港股上涨、国内资金加速南下就是对A股的虹吸。在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加速入场之下,A股早已是一个增量市场而并非存量市场。而在增量资金浇灌下,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才刚刚开始,而A股机构牛、结构牛也将继续。

3、跨年行情圆满演绎,短期市场依然无忧。1、拜登上台,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修复。2、此前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但我们已反复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3、更重要的,再次强调我们在年度策略《从宏观到微观,依然机构牛》中的观点,在宏观流动性不会大放大收,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优质资产,在增量资金浇灌下均将持续受益。

投资策略: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

——当前货币-信用组合下,看好成长方向的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板块。

——景气确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医药、白酒和电子等。

——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聚焦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报告正文:

回顾:2020年6月中期策略全市场唯一一家明确看好创业板并做出3000点判断。2020年11月月报明确看好年底至2021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级别会大超预期。12月底明确强调,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

展望:增量市场下,不能用存量思维看问题

1、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我们2020年10月底首提跨年行情,且级别将大超预期。港股年度策略判断,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至今,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创业板也提前突破我们在中期策略中提出的3000点目标。基金更录得15%左右的平均收益。同时,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港股市场领涨全球,恒指涨超10%,我们重点看好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涨超25%。

2、不必担心港股虹吸A股,当前已是增量市场,不能用存量博弈思维看问题。近期,南下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2021新年以来至今15个交易日内,仅港股通渠道已累计净流入超2300亿港元。在引领港股加速进入“明明白白”牛市的同时,却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于国内资金大规模南下,并对A股资金形成虹吸的担忧。但我们认为南下资金并不会造成A股流动性紧张,核心在于当前已是增量市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存量博弈。南下资金规模突然“膨胀”,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加速发行:2019年以来,我们便反复强调股市的微观流动性比宏观流动性更重要。其中,公募基金更已经成为股市流动性的最主要来源。2020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的快速发行,其配置港股的比例也在逐季提升。2021新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进一步加速,至今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已达3418.9亿。在1月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已创下单月发行规模历史新高。在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推动下,南下资金引领了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而A股市场也同样受益跨年行情再创新高。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港股上涨、国内资金加速南下就是对A股的虹吸。在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加速入场之下,A股早已是一个增量市场而并非存量市场。而在增量资金浇灌下,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才刚刚开始,而A股机构牛、结构牛也将继续。

3、跨年行情圆满演绎,短期市场依然无忧。1、拜登上台,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修复。2、此前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但我们已反复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3、更重要的,再次强调我们在年度策略《从宏观到微观,依然机构牛》中的观点,在宏观流动性不会大放大收,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优质资产,在增量资金浇灌下均将持续受益。

投资策略: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

——当前货币-信用组合下,看好成长方向的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板块。

——景气确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医药、白酒和电子等。

——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聚焦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1、宏观波动收敛,微观景气更重要,关注六个景气向上的行业板块

1)光伏&风电:装机有望超预期,成长确定性强

光伏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实现新增并网装机18.70GW,同比增长约17%,三季度以来国内光伏需求开始大幅回暖,四季度竞价项目有望迎来装机并网高峰(金麒麟分析师)。根据光伏行业“十四五”形式展望报告,“十四五”期间光伏年均装机有望达到70~90GW,行业成长确定性强。

风电在政策的驱动下陆上抢装需求高增,2020年前三季度风电新增装机13.92GW,同比不断改善,明年海上风电抢装有望带动行业景气度继续向上。在国内碳减排的大背景下,“十四五”风电装机或超市场预期,《风能北京宣言》呼吁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2)新能源汽车:政策加速电动化转型,行业有望维持高增

中国、欧盟作为全球两大乘用车市场,开始执行惩罚性政策,倒逼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在产业、政策合力下传统车企加速推出电动车,高性价比优质车型将大幅增加,产业加速变革。特斯拉确立了以电动平台为载体的智能汽车主导设计,引领产业变革,意味着技术演进方向确定,跟随者沿着各细分技术轨道方向持续改进,扩大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迭出,形成创新浪潮,助力产业实现从1到n的跨越。

在疫情缓和之后,两大主要销售地区中国和欧洲均出现需求拐点,2020年11月单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实现20.0万辆,同环比增长110.5%/25.0%,后续有望维持高增长;2020年11月单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17.1万辆,同环比增长210.0%/26.4%,延续今年以来极高景气。

3)机械:经济持续修复,下游订单大幅增长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机械下游需求大幅下滑,随着疫情的缓解,国内经济逐步修复,下游的订单大幅增长。重卡和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10月分别回升至50.6%和60.5%,工程机械未来需求有望延续;同时随着制造业景气的回升,企业自动化需求也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速持续上行,10月增速达到38.5%;另外,由于新能源板块的高景气度,光伏设备及锂电设备将维持高速增长。整体来看,继续看好机械设备板块未来的业绩修复,建议关注弹性品种。

4)医药:高估值逐步消化,关注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

医药板块在2020年下半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行业高估值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释放,而从基本面来看,医药板块长期的逻辑并未破坏,行业业绩仍然具备较高的确定性和成长性。特别是在2020年初受疫情负面冲击较大的细分领域,2021年有望恢复高增长,上年同期明显低基数的情况下轻装上阵,迎来亮眼表现。从子行业看,医疗服务、生物制品2020Q1受损程度靠前,2021Q1有望明显反弹;从细分领域看,眼科、医美、特色专科医疗、医疗信息化及疫苗,CXO、API 等有望呈现不错的增长。

5)白酒:量价有望齐升,业绩确定性高

高端白酒赛道最优,顺周期量价齐升为大概率。疫情后茅台终端价率先上涨为行业打开价格空间,随后五粮液和国窖价盘稳中有升。2021年茅台供需紧平衡的关系将成为常态,五粮液和国窖进入千元价格带之后,价格天花板依旧较高,量价齐升是大概率事件。白酒虽然当前估值已经位于高位,但是从历史表现来看,除非出现业绩超预期下滑,一般不会大幅杀估值,未来白酒估值大概率高位震荡,股价转为业绩驱动。

次高端白酒价格也带有望再次迎来跃迁机遇,次高端“高端化”趋势明显。地产酒的升级呈现出阶梯性上行趋势,上一轮升级从2016年开始,彼时安徽古井8年、今世缘的国缘系列迅速放量,进而引发了区域竞争格局的变化。本轮疫情过后,消费升级行在途中,500-600元价格带快速扩容。酒企在布局次高端价格带时,通常会选取两个产品分别定位在300-400元和500-600元,过去几年300-40元是放量产品,展望未来消费将向500-600元进阶。

6)电子:半导体高景气延续,消费电子创新不止

全球半导体景气度持续向上,随着疫情冲击的消退,下游需求也将快速释放。2020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开始恢复增长,根据IC Insights,VLSI,预计2020年代工Capex同比大幅增长 38%,目前存储投资已经开始全面恢复,预计2021年存储Capex同比增长约5%。另外,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也有望创新高点,SEMI预计2020年全年设备市场恢复到2018年水平,2021年存储支出恢复、代工厂商扩产将拉动设备需求至705亿元新高,同比增长11.6%。

消费电子方面则渗透率不断加速,创新不止,延续高增。智能手机方面,国内5G渗透率不断加速,2020年10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615.3万部,同比下降27.3%,降幅环比收窄;然而10月中国5G手机出货量1676万部,占出货量64.1%,再创新高,10月上市5G新机型16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7.1%。TWS无线耳机增长势头不减,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统计,TWS无线耳机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5%, 2020年TWS无线耳机的出货量将达到2.3亿副,相对于2019年翻倍增长,随着蓝牙技术的升级、3.5mm耳机孔的取消以及体验感的提升,未来TWS耳机市场前景广阔。

2、把握“十四五”规划投资机会

2020年11月3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称《建议》)发布。作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规划,其目标设定与发展战略对于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的经济及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十四五”规划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正式确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科技自主、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将成为畅通双循环的三台发动机。

科技自主自强是双循环的源动力,“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规划十二项核心任务中,“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居首,新提“科技自主自强”与“科技强国”。尤其是国际大循环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可控,是构建完整的内循环链条的原始动力。换句话说,没有科技自主自强,内循环的链条是缺失的、根基是不牢固的、质量是不高的。

产业升级是双循环的加速器,“十四五”规划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再度提升。“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国产业链大而不强、部分环节薄弱或缺失,难以形成高质量内循环闭环。只有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才能既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更好地对抗外来的战略遏制,又提升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程度、加速产业升级双循环,以建立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促进消费是双循环的命脉,“十四五”规划重点突出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消费市场是内循环的基石,没有消费需求,内循环就失去了活力。用创新、升级去提升供给质量,用优化收入分配去提升消费能力与意愿,才能更好地发挥消费对于内部可循环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新的目标和新的战略,“十四五”确立十二大战区布局,明确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在“十四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导下,结合政策力度、行业前景、增长空间等,我们梳理出三大投资主线。

“科技强国”主线,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为国产替代(半导体、高端医疗器械等),二为新基建(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IDC等),三为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制造、新材料等);

“新型消费”主线,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为新零售(化妆品、零食、电商等),二为服务消费(医疗服务、教育、养老等),三为免税行业;

“平安中国”主线,兼顾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前者主要涉及国防军工(导弹、无人作战装备、军机、航空发动机、军工电子器件等),后者包括能源安全(新能源、储能等)等。

3、把握周期核心资产重估的阿尔法机会

2020年度策略中,我们率先提出周期核心资产将在经济复苏拉动迎来历史性的价值重估。然而,由于疫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复苏的节奏被打断。但当前,伴随全球经济开启共振复苏进程,周期核心资产的重估将继续展开。

首先,周期核心资产基本面持续改善。一是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周期核心资产基本面改善。二是行业格局优化,周期龙头穿越周期,增速下行、但ROE维持高位,“周期蓝筹化”特征愈发显著。

其次,周期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仍在继续。A股消费核心资产龙头估值基本上与全球龙头接轨。而周期核心资产估值合理、盈利更优,与全球龙头相比更低,价值重估仍在继续。

本周市场表现回顾

市场资金面状况

全球主要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