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黄金「上海松江」 英镑 黄金「英伦资产」 法国兴业银行投资「境内银行投资境外债券」 美联储变脸黄金暴跌「美联储黄金运回中国」 债券基金超过100%「最佳债券基金经理」 长实集团申请欧元中期票据计划 总规模50亿美元「一年期承兑汇票」 基金的类型和风险级别「基金类型风险排名」 7.8万亿美元在瑞士银行是怎么回事「瑞士中央银行」 债券基金债券投资占比「什么是债券投资」 英国应对滞胀的政策「美联储议息会议9月」 2021年5月电子式储蓄国债「2021年电子式国债发行计划」 对冲基金如何套利「对冲套利策略」 2021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2020年储蓄国债」 赚钱为什么这么难「2022普遍都挣不到钱了」 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报告论文「大学生研究报告」 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私募工资水平」 美联储加息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美联储加息股市为什么会跌」 为什么价值投资者应该远离做空的公司「不建议做空股市是什么意思」 四大银行理财产品排行「茅台集团八大子公司」 QDII债券基金「年底买债券基金好不好」 2021年1月18日股市行情「2021年1月18日股市」 为什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于3.3%的时候去买债券「十年国债收益率上涨债市就跌吗」 山东发行债券「山东财政厅发债」 恒大地产债券涨跌最新消息「融创债券」 宁夏发债公司「重磅 江西 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发行超600亿元地方债」 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债发行「债券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房企债务危机「交易所短债」 美联储表态缩减购债规模「美联储购买国债意味着什么」 长江电力还会涨吗「长江电力好进吗」 在10月的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表示,管理委员会将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科华转债什么时间可以上市「科创板新股有破发的吗」 etf和lof分别是什么「ETF和LOF的定义」 华安基金分红公告「2018年初某企业利润分配」 2021年5月可转债申购「128026众兴转债」 国债逆回购十分安全「国债逆回购安全」 央行净回笼对股市影响「债市下跌」 苏行转债什么时候上市交易「苏银转债」 光大银行 证券「建设债券」 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彭博指数公司」 海南发行国债「2.3万亿专项债券」 海南自贸港货币发行「广西专项债券」 建设银行最新公告 完成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国债发行公告」 股债利差走势「股债利差怎么理解」 低风险投资方法「零风险投资」 固收专题 融资租赁行业与债券深度梳理研究「房地产抵押债券」 北港发债价值「终止发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河北省发行首单疫情防控债券的公司「抗疫债券」 全球债券市场已经开始发出通胀风险信号了吗「债券风险分类」 江苏省城投债情况「西安城投发债」 国债培训信息「关于制定培训计划的通知」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10年前的黄金「上海松江」

2022-12-28 10:03:53 来源:地产上海

来自隔壁的老罗

几年前这篇也曾被删过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被删本文9000字,阅读难度★★★★★

曾被美国终结上海第一个“黄金十年”这次的“黄金十年”是否会再次终结?现在像极了1935年民国1985年的日本强大制造业强大的外贸还有满满自信中国高价房产资产美国又想转移危机历史发展似乎总会到这么一个关口期曾经广场协定泡沫破灭让人胆战心惊好容易过了十来年好日子又打回原形因为贸易战已升级且东亚局势有变数其实老罗知道你焦虑就怕房价会大跌眼看到手的账面财富会瞬间付之东流孩子的早教费补课费赞助费可有着落历史发生几轮的事是否会再来一遍?

每次在新天地谈事总喜欢约在湖滨道小清新环境好关键是人少安静停车好如果晚饭时间总要去负一楼上个厕所门口十来老伯伯谈国家大事慷慨激昂有人激烈有人痛彻心扉有人高深莫测这两周国际局势体会到一个风云诡谲突然起念想去听听老伯伯们讲的是啥某一刻世界又到打倒苏修美帝的年代原油期货普京登基可特朗普又来捣乱

一不留神小金回家了贸易战却升级了没搞明白各方路数就怕这话题要歇菜庄子有言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负一楼的老伯伯怎知中国中产的焦虑也不要嘲笑老红卫兵始终停留在那年即便这些年坐享房价红利而成为中产财富莫名其妙来总会担心莫名其妙走放到历史的尺度个人实在太过于渺小成功不取决个人努力外部才是决定性提升认知须努力拥抱“不可思议”之处可居然还有人说“你关心的才是新闻”“自我”旗帜下无知不以为为耻反为荣被狭隘所控到老了也去湖滨道负一层

今天还是会说到老罗的历史学三原则第二条众生一体这世界是连在一起的英人所好一片叶子决定明清300年国运大洋彼岸一个法案生生让你由富变穷大清巨额贸易顺差抽干了英国的白银引起的通货紧缩让英国大臣心急如焚要说鸦片战争为改变贸易差我还相信特朗普贸易战肯定不仅为产品出口来离开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已经快50年全世界都是用美元而且不用黄金保证这场景已经和当年鸦片战争时期不同今天比照历史分析贸易战的需求目的同样要绕个圈子讲别的故事加强理解

在人类史上,盛世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无论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都只是短短的几十年,而就这一瞬,被后人怀念上一代又一代。

盛世不易

在回忆老上海的电影,大多是描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佬云集,商业繁荣,声色犬马、风花雪月。

精确地说,是1927-1937年,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被国际学界有专门研究,短短十年,上海跃升为与纽约、巴黎齐名,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可谓冒险家的乐园,给文学与电影贡献了无穷无尽的繁华的上海滩故事。上海真正的盛世,其实也就那么十年。我们的教科书对这一时期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仅被称为“短暂的繁荣”,解释枯燥而难以背诵: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大喊实业救国口号,民众自觉抵制洋货,宽松的经济政策,一战爆发,列强顾不上中国等等。这种内部性的努力大家都一样,包括印度也包括土耳其阿根廷,但为何只成就一个中国的上海。

上海小孩吃大闸蟹的照片,是一个时代给予的富足

那一个“黄金十年”,如果忽略掉具体的年份,还真以为是浦东开发后的上海十年。看一组有点枯燥的数据:在1927~1937年间,中国的公路通车里程增长到11.6万公里,新建铁路7895公里。1937年,全国银行存款总数将近40亿元,比1931年增加了近一倍。1931年至1937年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在西方学者总结为“黄金的十年”(Golden Decade)中,“现代风格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密如织网的大道穿过人口稠密的地区,水电供应系统遍布在许多重要市区……收音机和卷烟、电影和汽车、卡巴莱餐厅和西式服装的数量不断增长。”一个美国观察小组在1935年有过这样的报道:“中国在所有领域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十年前甚至是五年以前相比,现代化将给中国带来长达几个世纪的深远影响。”

上海十里洋场

而且,据测算,从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在8%以上,GDP飞速增长,达到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也有学者称“据测算当时年均GDP增长率超过10%”。电讯、邮政得到快速成长,民航空运开辟了12条航线。当时看到中国这种发展势头,最紧张的要数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取得的对华优势,如果让中国再有7、8年发展,这种优势将荡然无存。民国是大师的时代,而大师也就是在这个十年里群星璀璨,鲁迅、胡适、钱钟书等,同时在北京也有精英阶层的小圈子聚会,林徽因“太太的客厅”、茅盾的“月曜会”,聚集了一批如徐志摩、沈从文、梁思成、金岳霖等日后声誉斐然的精英。可以说,中国这十年,是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十年,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相媲美。

独善其身

但是问题是同时期正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大萧条时期,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世界经济危机开始,一直延续到1935年。

上海“远东第一大都会”

但直到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经济却获得了极大发展,与世界大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国际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居然能够独善其身?

先说一下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中学政治经济学学过马克思理论群众购买力跟不上资本家生产力总有一部分多余的产品要卖不掉于是孩子要饿死可是牛奶要倒掉近百年时间里隔十多年就来一遍但当说到最近几十年却不是这样关键时候教科书又一次说不清楚

上流派对

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是金币和金本位制度下必然会面临的通货不足问题。选择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黄金产量有限,在供给端能够保证有节制,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但问题是当生产力发展时,流通的货币不能满足交易的需要,这个时候通货紧缩的麻烦更大了。英国在牛顿(没错,就那个牛顿)爵士的主导下建立了金本位制度,而后被欧洲各国相继采用。金本位使得欧洲贸易一体化,经济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牛顿

马克思设想了一系列革命方案来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但解决危机的根本在于保证通货的充足。在马克思学说指引下,每一次经济危机,欧洲就随之而生的革命风潮。不过一旦解决了通货问题,革命也随之偃旗息鼓。马克思都承认,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后就逐渐熄灭了。货币的实质是一种交易工具,不仅要满足不能滥发的问题,还要有足够的投放与生产力匹配。另外插一句,将比特币作为货币会面临和黄金相同的问题,控制了供给源头,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当然作为投资品另当别论。并不是说马克思学说有什么问题,他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指出的问题依然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矛盾,不过在当今中国我们有了比革命和金矿更好的解决方案——房子。(别笑,往后看,往后看)

金本位

金本位制度打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金本位制度

1918年一战结束后到1928年,主导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世界上有60个国家采用金本位,以实现国际上稳定的汇率,方便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届时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大国,拥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黄金,成为各个国家的金融首领。周期性的矛盾依然存在,欧洲有效需求下降,泡沫渐起,1929年股市崩盘,金融危机开始。金本位货币制度导致了危机的迅速蔓延。在这之前,凯恩斯已经意识到金本位的危险,他称英国已戴上了“金脚镣”,呼吁英国尽快脱离金本位。事实上美国金融大象一旦倒下,如同中了连环计的首船着火,不可避免地殃及了整个船队。因为金本位制度的严格与僵化,其他国家的银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货币政策,因而连锁反应迅速扩散,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时代很快到来。

银本位

在这个世界性的危机中,中国却独立于危机之外,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因为,中国沿用了旧时的银本位,对外贸易是使用白银结算,银本位与国际金价不挂钩,白银在国际上不是货币,而是与铜一样的金属。当国际金价恐慌变动时,中国币值与之无关,进而使得中国经济不受危机影响。这难得的“黄金十年”,与中国当时的货币制度银本位,关系巨大。若把1929年英美德法的物价设定为100,1929~1932年间,这四国的批发物价指数同步下跌,几近重叠,1932年以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之后,物价指数才有了明显的不同。而中国恰恰与之相反,在他们同步大幅下跌30-40%时,中国反而高升25%。不要觉得价格下跌这事挺好,如果成本降低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是因为通货不足而引发价格下跌,整个经济收缩,信用不足,陷入衰退。

“黄金十年”的结束

1931年9月,全世界的金本位制逐渐崩溃;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废除银本位货币制度。

1931年9月,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全世界的金本位制逐渐崩溃。而当时全球经济领头羊美国,也在寻找金本位的替代方案,采用金银双本位,在国内“白银党”的推动下,1934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提议的“购银法案”,高价收购白银,投机者们将中国的白银一船一船地运往美国。中国并不是产银国,白银储备的减少,无法继续支撑银本位体系,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宣布废除银本位货币制度,结束了白银与中国货币几百年来的内在联系。替代银本位,中国国民政府发行“不可兑换货币”——法币,由于对内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外国际局势过于复杂,难以选择绑定货币,在摇摆中,法币终难以独自支撑。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白银自明朝以来建立了中国人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有了信用的扩张和经济的活跃,成就了黄金十年,这种数百年的共识不是说变就能变的。成色不足的“法币”,难以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信用扩张。随着银本位制度的远去,上海的“黄金十年”结束了。

中国民众对银子的认可超乎想象,应该是忽必烈时代打下的基础,库力台大会忽必烈用银犒赏蒙古帝国各兄弟。

白银的地位

银和银币是稳定中国经济生活的重要货币

除了作为货币,白银还是大众生活中极为普通的消费品,从挂件装饰品到摆件,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和英国贵族一样,喜欢银器制品。

自明清以来直到1935年民国政府废除银本位,银和银币是稳定中国经济生活的重要货币,即便在某些时段政府强力推广铜币、有人甚至主张以金作为主要货币时,民众最认可的货币还是白银。沿用旧时的银本位货币制度,是这“黄金十年”的最根本保障。

16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是依靠美洲源源不断地供给白银,中国源源不断地需求白银来保持平衡。1793年8月,作为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北京。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乾隆帝要马戛尔尼跪拜,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礼,坚持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帝大为不怿。及见到国书,复知英使之来,并非专为贺寿,实别有干请,决定要他早日离去。之后,使团在澳门停留了一段时间,并于1794年3月17日离开中国。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早期西方人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以《马可波罗游记》为蓝本,描绘了一个富庶礼仪文明先进的国度,西方人自惭形秽。

111111111

但自从马嘎尔尼朝觐乾隆皇帝后,西方对东方的印象开始有了180度的转弯。马可波罗有其夸大之处,但这个180度转弯自有英人目的,讲中国近代史时,英国人继续把马戛尔尼访华的事件放在前面,强调那时的中国自大愚昧,对别国不平等,继续讲这个能够为鸦片战争‘自圆其说’的故事,为自己的野蛮找一个借口,仿佛给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是将中国带入文明新世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是马嘎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说的话。

在当时的中国,唯一需要的外国货就是——白银。

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之前,欧洲是世界的边缘不值一提。哥伦布发现美洲时,并不知道他将是欧洲的救世主。到墨西哥发现银矿后,世界连为一体,欧洲人只需做一件事,把美洲的白银运到中国,从中国换回欧洲所需要的全部物品。

中国从宋元时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生产能力,远远早于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元代,黄道婆传授的纺织技术,应该是一种分工技术,整个江南成为一个产业链,平湖嘉善供棉,太仓制作棉条,松江雇工织布,上海因为占据贸易口岸,成为这个产业链的顶端。“买不尽魏塘纱,织不尽松江布”。从乌泥泾时代开始,上海就形成了特有的产业链以上海为中心把整个江南连为一体。这种工业方式,直到老罗小的时候还有,邻居家的女人们会领一些加工物件,做完后交到某处,计件领工钱。别小看这个,这种分散作业,要保证质量同时要保证交货时间,光靠制度管理肯定不行。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专门写过这个,这是一种特有的分工协作体系。即便是到了大工业时代,黄道婆时代开创的这种制造业的传统,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竞争力。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只不过珍妮纺纱机是为了尽量减少人工,而黄道婆则着眼于分工合作。到现在互联网时代,也是中美两国技术方向的不同点。

白银的魅力

白银为中国带来了福祉

中国历代银锭一组

这是一种以商品贸易为导向的产业特征,商品经济必须要有足够的通货作支撑。一旦通货枯竭,在欧洲会爆发革命,在中国就是改朝换代。中国历朝历代一直面临着通货不足的困扰,铜矿一个一个枯竭,南宋独自支撑150年,实在是没了铜没了通货,失去泉州蒲氏支撑,最后亡于崖山。到明代中叶嘉靖年间,墨西哥发现了银矿,通过“马尼拉大帆船”大量输入中国,银原先只做为财富贮藏物和皇室赏赐之物,突然产量大增,足以满足日常交易之用,结合中国的巨大无比的生产力,让中国经济迸发出极大活力。张居正一条鞭法,是在大量白银输入的前提下,顺势将中国国策转向资本主义。按现代的语式,张居正建立了中国银本位制度。晚明的江南富得流油,文化灿烂。如果说整个明代有什么亮点,就是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江南,又是一个足可和开元盛世相比的年代。这是白银时代带给中国的第一次福祉。

世界两大金融体系的形成

白银带来了中国古代的盛世

康熙五十六年黄帝六十大寿版画大作《万寿盛典图》中频繁出现的“银局”

从崇祯吊死在煤山到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都充满了吊诡之处,不过当时正值墨西哥银矿枯竭,由张居正建立的体系面临严重挑战。大洋彼岸的银矿是推倒帝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中国生产力惊人,用产品换通货,并用通货活跃国内商业,这是历来的中国经济独到法门,如果讲中国特殊性,这就是中国特殊性最大的要点。乾隆的傲慢并非无理,18世纪的贸易结构,就是欧洲用殖民地的白银,到中国来换取茶、丝、瓷器,20年代后,茶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英属东印度公司从中进口的货品中,茶叶占80%以上。而对华出口的货品中,白银又占90%。这期间的顺差自然惊人。1765至1766年,输入与出口差达到302%。连年的顺差,使得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统计,1700年—1840年间,从欧洲美洲运往中国的白银,约有一亿七千万两。

这些白银支撑了康雍乾盛世。

白银因为其产能大所以在欧洲一直不被认为是贵金属,到中国居然会这么值钱而且需求量这么大。欧洲经济学家看不懂这种怪异现象,觉得白银的作用就是“从一个地方挖出来到另一个地方埋掉”。当年欧洲人看不懂中国人对白银的崇拜,就像现在看不懂中国人对房子的崇拜一样。 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使得英国总是白银短缺,不得已在牛顿主持下放弃白银,确定了金本位体系。自此,世界形成两大金融体,一个是英国的金本位体系,一个是中国的银本位体系。

先来讲小时看的一本童话书吧——《绿野仙踪》,本来也觉得平淡无奇,近来才发现这书充满了暗喻。

这本书作者鲍姆是美国人,在1900年出版的,另一个名字叫《OZ国的女巫》,OZ是盎司的意思,暗指黄金。一个农夫,代表着美国西部农人,没有大脑。铁皮人代表美国工业中的工人阶级。懦弱的狮子是白银党总统候选人布赖恩。主角是多萝西,她代表美国政府善良的人民。小狗叫“Toto”,Toto是一个小党,禁酒党,善良的美国人带着他们的狗。真正的重点在这双鞋上,这是一双白色的银鞋,这双鞋子意味着什么?多萝西想回到堪萨斯去,回到她叔叔那里,但回不去。怎么办?人家就说,你脚下这双鞋子拿下来敲三下,许下愿望,就可以带你到哪儿。这隐含着什么?隐含着白银在美国法力无边。

金银本位之争

即《绿野仙踪》的本源

美国是产银国,当时美国白银远多于黄金,但银价下跌,而美国农民所拥有的都是白银。1870年后英国进入金本位,美国在1873年也通过金本位法。白银不再是货币,失去货币功能,变得和铁一样只是金属。《绿野仙踪》作者鲍姆发起“白银铸造运动”,希望任何人拿着白银都能铸造成银币,让美国恢复银本位制度。这种主张在美国一直很有势力,美国有7个产银州(犹他、爱达华、亚利桑那、蒙大拿、内华达、科罗拉多、新墨西哥),由于国际银价大跌,银矿业的收入大跌。虽然这7州人口数的总和,还比不上新泽西州;但这7个州在国会占1/3的席位,结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忽视。白银党在1900年写书的时候还不能压倒金本位主流,但到1934年,为了走出的“大萧条”,扭转金本位制度必然的通货紧缩周期,在国内白银利益集团的游说和压力下,罗斯福政府实施《购银法案》。

这是白银派的人

这部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在世界市场上高价大量收购白银,直到白银占美国国家货币储备四分之一,或白银市场价达到每盎司1.29美元(当时纽约市场银价为每盎司0.45美元)为止。其要点是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货币准备金改“金三银一”,为达到这一比例,就得高价购银十三亿银元。这样,它在金银的储备量上,均可居世界首位,即可“实现垄断世界金融之大权,藉以执世界盟主之企图”,又可刺激用银国的购买力倾销它的过剩商品,摆脱经济危机。大量收储白银建立双本位制度,对扩张信用,增加通货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经济逐渐走出通缩,7年间的物价上升14%,批发物价上升32%,农产价格上升79%。简言之,1934年的购银法案,是把美国从大萧条拯救出来的重要英雄。

在《购银法案》引爆的这一系列巨变中,中国毫无疑问是最悲惨的输家。由于从明朝张居正以来中国一直实施银本位,此举等于是强行成倍提高了中国货币汇率。

通缩的巨大影响

数据表明,上海的白银存货从1934年6月美国实施《购银法案》之后持续减少,1934年6月末的583百万银元到1935年末的276百万银元,减少量达53%,存货少了一半。

1948年底正在挤兑黄金的上海市民

中国的货币供给急剧紧缩,出口因货币被动升值而锐减,中国陷入全面通货紧缩,农村和农业受创尤重,工商企业大面积破产,财政金融体系崩溃,在征收白银出口税等措施均不见成效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被迫于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政策。中国经济在此之后急剧恶化,1934年的物价指数拉低了30%,银行利率因银根紧张而高涨,1934年钱庄贷款年息6%上涨到16%,一个月到期的外汇期货,1935年贴现年息已经高达27%,可见通缩的影响程度。紧接着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萧条,工商业者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歇业,1935年2月,上海7家银行经营失败停业,债劵持有人不断抛售,交易量下跌50%,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得不停止了债券交易。

在某种观点看来,此时银价高启,正是脱手好机会,重新建立币值,或者搭上美国新货币体系,把白银彻底做为一种外汇储备。还举例说墨西哥在1905-1907年,萨尔瓦多在1919-1920年都利用国际银价短暂高启,从银本位转移到金本位。美国当时还有悲天悯人的论调,白银论者声称,提高银价将增强中国购买力,维持原有银价等于是强迫中国以荒谬的高价进口美国货物,是剥削中国。就像现在,如果有说提高人民币汇率能让中国人更具有购买力,听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购银法案》引发了中国各行各业和家庭破产浪潮。

民国政府当年发行的法币

1935年孔祥熙执掌财权,认为中国当时最好的办法是把白银直接卖给美国政府,不去和财大气粗的美国财政部闹分歧,也借此机会,完成一场彻底的信用货币的改革。1935年,法币发行,终结了中国自张居正以来的银本位制度。迅速缓解了通货紧缩状态,物价逐渐回升,逐步回复到1931年的正常状况。然后,当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匆忙上阵的法币信用不足,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远没有达到银本位水平。而日本虎视眈眈想尽快把中国拖入战争中,终结中国的发展势头。上海的“黄金十年”随着抗战爆发而终结。

一个时代的落幕

如《购银法案》美国为走出萧条无意中让中国躺枪,而五十年后的《广场协定》则是赤裸裸地去收割羊毛。

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9月,美、日、联邦德国、法、英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广场协议”签订后,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其实关于广场协议,至今都有争论,有专家认为,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向世界、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最终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广场协议”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了。日元升值并没有为美国商品打开广阔的日本市场,因为日本产品与美国本土产品有很强的结构性差异,形不成价格竞争。即使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最悲惨的时代,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日本产品,无论是电器、汽车,还是中间机械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在写完前面的文字再看这一段,可想见竹下登在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如同当年孔祥熙一般,是何等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会将日本带人一个新的时代。让日元贬值50%,让走出国门的日本人多一倍的购买力,这有错吗?从最终结果来看,即使无法判断孔祥熙和竹下登做的对与错,一个时代的繁荣就此落幕。

货币之争一场事关国运的生死棋局

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 —— 某个经济学家说

搞古钱币收藏的朋友都知道宋钱不值钱偶尔搞到几枚挺稀有突然某处发现窖藏几万枚一下子冲击市场价格就一落千丈从另方面感受到宋代商业发达民众富有商品流通需钱太多以至开采完所有铜矿南北两宋从资源上终结中国的青铜本位自元代起就开始苦苦寻找新的本位货币银、纸币、大型瓷器都被元朝用来支付因为中国本土不产银所以明开始很痛苦太祖皇帝杀了沈万三目的打击商业社团以农为本实际是迫不得已因为通货缺乏成祖朱棣建立朝贡体系是国家资本主义下西洋收集奇珍异宝为为完成外贸结算明前半段可算作粮食本位制加统购统销嘉靖年间墨西哥银矿开采输入大量白银皇帝不再为通货紧缩困扰而社会大繁荣但是,中国从此成为一个依赖输入货币的国家中国强大的生产力保证商品全球竞争力通过绝对的贸易顺差获取国内所需通货明朝如此清朝如此民国如此现在也一样建国前30年是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粮本位对内流通是粮票布票基本放弃货币功能(和明前半段有点像)改革开放最大决策是重用外贸输入货币

有人问,现在早已经不是银本位金本位,输入货币还有什么意义?谁来回答下每年投放人民币依据的是什么?教课书总少那么关键一章节。我们每年有巨额顺差,收到的美元就是国内新增货币量,我们采用的结售汇制度,美元不能在国内流通,顺差进来的美元,就要多发相对应的人民币,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发行基础。在金本位和银本位的时候,我们借用的是金属货币的信用。在信用货币时代,我们借用的是美元信用。

美元信用从何而来?

《独立宣言》的76先贤创立了美国的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保持的稳定性取得了全球信用值。

美元的发行权不在美国政府手上,严格限定了纸币美元的发行只能根据国债发行数量,也就是说你发多少钱就是借多少债必须要偿还。(这点和我们宋朝的纸币制度有点像,以后说)

有人不服,为什么我们要借美元信用,不能自建信用?共和国建国元勋们对国民党金圆券崩溃印象深刻,对通胀的警惕无论放到什么高度都不为过。对刚卸任的周行长最高的评价,就是他保持了人民币近二十年的稳定。这20年的稳定期对发展来说太宝贵了。借用美元信用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稳定方案。

特朗普口口声声说:“我不打贸易战,贸易战早就开打了,而且我们早已经输了。”

他指的是各国借用的美元信用是有成本的,基辛格说服沙特王室石油统一用美元结算,增强了美元信用,但多出了一支海军保障波斯湾油路畅通。这个成本就是美政府赤字财政,是需要偿付的政府国债。各贸易伙伴国利用美元信用获得本国货币稳定,财富增长,但这成本却由美国负担,美国人不服。

美国不服怎么办?要从你的财富增长中分一杯羹。怎么分?一般顺差国持有的美元,大多数还是将其购买美国国债。实践证明也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好。当年日本如此,现在中国也如此。这是美国政府欠你的债务。如果重新制定下汇率,本币升值美元贬值,不就是美国政府债务减免了吗?当年广场协定就是一个美国政府债务减免协定,日元升值50%,美国政府减免了一半的债务。在这个汇率协议之前都是铺垫,贸易战是一部分,我们会很奇怪双方开出的贸易报复清单,美国开的都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国开的都是美国农产品。其实清单原则不是要保护自己哪个行业,更不是要压制你哪部分的发展,而是只看哪个行业对决策层的游说能力强。新兴高科技对中国决策层游说能力强,农业州是特朗普的票仓。

贸易战只是这一个回合的开始

如果说1935年和孔祥熙《售银协议》还是转移通缩的无奈之举,那么1985年和竹下登《广场协定》就是连哄带骗的掠夺了。

所谓的外交首先都是内政搞不定了,能关门搞定的事谁也不想麻烦别人,因为找外人更容易抻一鼻子灰。不是说美国人一定是强盗本性,特朗普在国内肯定也是焦头烂额,才想要大家分点成本。罗斯福、里根当年也是一样。前两任民主党政府在美国基础建设上投资严重不足,短期收益报表好看,但透支了未来。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美国基础设施的落后,新总统要大规模投入,搞赤字财政,但预算被国会约束,大规模举新债的前提要把旧债压下来。

所以特朗普说贸易战早就输了,因为不是他欠的账。

如果一直绑在美元信用的战车上,《广场协定》是必然的结果。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虽然从明朝开始我们一直是一个输入货币的国家,但400多年后有大变局也是理所应当。最近一系列事件可以一起看,中美贸易战之前,普京的连任和被制裁,朝鲜的摇摆和收编,这一切都和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期货有关。如果说美国有什么核心利益,这个就是了。当年卡扎菲就是因为不服美元结算被制裁。放弃金本位之后的美元其实是“油本位”。

如何提升人民币信用值?对外部分其实容易,用多了就有了信用。都是对外投资,王首富收购海外酒店和央企出去造高铁有什么不同?当然不同,一个用美元,一个用人民币。用美元的过程是增加美元信用。一带一路是人民币的一带一路,是人民币的国际秩序。对内的难度就相对大,中国历来是汉奸辈出的国度,任何货币计划都会被他们搞砸。中国历史上的白银外流,官方的输招是一方面,更大部分是被投机分子搞掉的。鸦片贸易的流出白银远远比不上投机纹银的流出,1935年也是,大量白银走私通过华北输入日本。要保证巨量人民币不会被兑换成美元,才能保证币值稳定。

中国的财富池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巨大有吸引力的财富池,吸引人民币。大家肯定想到了——房子。

一定要有足够量有价值认可度的住房资产,才能保证人民币在未来中美对决中的致胜把握。货币不一定是财富,中国人对这个认知更加清晰。买入后能卖出,还能有增值,这才是财富。房子是最显而易见的共识。美元对外是油本位,对内是国债本位;人民币对外本位还没找到,对内是房本位。

白银作为输入货币因为供应量有控制,所以逐渐产生了信用。被严格控制的住房供应量,在交易过程中也产生了信用。上一届政府的调控核心是控制土地供应量,是有效的。几座一线城市的房产作为财富池还是体量不够,会被投机做爆。环沪环京环深广,和一部分省会城市的住房资产,作为人民币财富池的补充正在稳定发展。一线城市严格的限购限价,一方面是抑制投机,另一方面让资金沿高铁线溢出,坐实周边二三线城市房价,把单纯消费品成为资产。有这些资产在手,人民币至少能吸引中国财富10年不外流,这就是两个100年第一个日程表,到时候人民币有了国际贸易信用值,才能真正迎接国际货币体系切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